新发展理念的毕节实践|从小山村到“示范村”,他们蹚出“蝶变”之路~
近年来,民盟中央将撒拉溪镇龙凤村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示范点,充分发挥在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的人才、资源优势,不断集聚帮扶力量、创新帮扶形式,为乡村振兴助力。
撒拉溪镇龙凤村刺梨种植基地
“多余的就剪掉,留着不会挂果,反而吸收主干的养分……”龙凤村刺梨种植基地里,葱郁的刺梨树上已经挂满了嫩绿的小果子,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简宜伟正和同伴穿梭在林地间给刺梨树修剪枝叶。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和农作物产量,2021年,民盟中央与中国农大共建的“龙凤科技小院”正式成立,简宜伟正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简宜伟带着自己满腹的理论知识,深入到龙凤村的田间地头,尽己所能帮助解决难题。
龙凤科技小院
“我是研究马铃薯的,之前了解到本地马铃薯存在品种退化、病疫严重等情况,因此我们通过做实验、制方案,最终引进了新技术新良种。”简宜伟说,通过科技小院师生及相关专家半年多的努力,龙凤村的马铃薯平均亩产提高了700多公斤,疫病发病率降低90%。
科技小院工作人员研究马铃薯
除了马铃薯,刺梨产业也是科技小院团队帮扶的重点项目之一。2022年,科技小院进行了刺梨提质增效综合技术体系研究,创建了一套技术规程、五个单项技术,实现刺梨产量和品质提升,并实现了技术移交和整体应用。今年开展的刺梨测土配方施肥试验,也将为本地刺梨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在民盟的帮扶下,我们村在刺梨种植技术上得到了专业的指导,去年产量约280吨,产值128万元。今年长势更好,预计产量可以增加50~60吨,产值可以增加十多万元。”龙凤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路璐介绍说。
科技小院工作人员正在为刺梨剪枝
产业帮扶示范带动发展,医疗帮扶守护群众健康。走进龙凤村卫生室,室内干净整洁,功能区一应俱全,各诊室划分明确。
“以前没有地方办公,就在自家的一间房子里,一边放锅碗,一边放小小的药柜,条件很差。现在我们有6张床位,2个观察室,1个治疗工作台,卫生间、药房、儿童体检室、制氧机、氧气筒等都有;还专门设置了医疗废弃物容器、专业消毒紫外线灯车等,非常规范。”在龙凤村村医岗位坚守20余年的李再菊,如今是龙凤村卫生室负责人,说起卫生室今非昔比的医疗条件,她感慨良多。
民盟中央援建的龙凤村卫生室
除了协调资金为撒拉溪镇建成远程医疗系统、修建龙凤村卫生室等硬件帮扶,民盟中央还累计为撒拉溪镇培训医护人员150人次、义诊群众770人次,切实解决群众就近就医难的问题。
“现在卫生室硬件设施好、药品齐全,医生也有好几名,各方面都很好,走路只要10分钟就到了,很方便。”龙凤村村民沈雷告诉记者,家门口的医疗条件不断完善,增加了村民对村卫生室的信赖和依赖,日常看病方便又快捷,大家对此很满意。
干净整洁的村卫生室就医环境
除了产业帮扶和医疗帮扶以外,民盟中央还充分发挥民盟在教育领域的优势资源,着力从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帮扶。
“民盟中央协调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将原龙凤小学的老教学楼,提质改造成乡村幼儿园,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解决了当地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学问题,改善了山区学生的学习环境。”撒拉溪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孟鹏介绍说。
改造后的龙凤小学
此外,民盟中央在对龙凤村协调教育帮扶的过程中,已累计为龙凤小学捐资捐物价值72.5万元,培训教师50余人次,辅导学生800余人次。
帮扶还通过联引东部先进学校结对帮扶、“线上+线下”组织名师开展送教活动等,有效提高了本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
撒拉溪镇龙凤村
在民盟中央多年的倾情帮扶下,如今撒拉溪镇龙凤村在教育、医疗、产业等方面,大跨步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一幅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的新画卷正徐徐打开。
来源:“云上七星”公众号